發展特色農業,是促進農民增收、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路徑。江蘇淮安深入謀劃,通過精選特色農業、加強科技創新、延伸產業鏈條,鼓起了農民口袋,加快了鄉村振興步伐。
選準特色產業 形成“拳頭”效應
天氣轉暖,正是植樹的大好時節,淮安市淮陰區在429省道農科園段兩側17.5公里道路旁,植下20000棵中藥材樹苗,樹苗下面套種覆盆子等中藥材灌木。該農業項目負責人吳曉泉說:“這條‘健康大道’不僅景觀獨特,經濟效益也很好,中藥材養護、采收、加工還將給更多農民帶來就業機會?!?/span>
栽種中藥材樹苗
發展特色農業必須有的放矢,江蘇淮安立足當地氣候溫潤、自然資源稟賦良好等特點,將特優高效種植、特種健康養殖、特色生態休閑確立為農業三大特色產業,按照“優、特、精”要求,著力主攻稻米、蔬菜、生豬、家禽、龍蝦、種業六個百億級產業,以及食用菌、中藥材、休閑農業三個成長型產業,取得了豐碩成果。2020年,淮安全市以南粳系列、徽兩優系列適用品種為主的優良食味稻面積達155萬畝、較上年增加28萬畝;新增高效設施農業面積6萬畝,高效蔬菜產量320萬噸,食用菌10萬噸,中藥材面積擴大到5萬畝;在建的“三特”產業農業重大項目達98個,其中特優高效種植項目35個、特種健康養殖項目58個,特色農業的“拳頭”效應日益凸顯。
加強技術創新 邁向農業強市
冬春之交正是草莓上市的黃金期,今年春節期間,淮安韋舜生態農業園的草莓因為個大味美成為市場的寵兒?!拔覀円劳薪K省農科院的技術支持,建成草莓無病壯苗繁育基地,種植最新研發的草莓品種,畝均收益15000元左右,帶領周邊村民共同致富?!被窗岔f舜生態農業園總經理程韋舜說。
淮安韋舜生態農業園
科技是提高農業水平的關鍵,沒有強有力的技術支撐,特色農業很難做優,更難持久。江蘇淮安積極對接高校及科研院所,攻關關鍵技術,開發新的品種;興建標準化、集約化、規?;默F代農業科技示范基地,轉化高新技術成果;開展“萬企聯萬村”活動,推動科研人員、科研成果與特色農業精準對接,形成示范效應;加強農技推廣,組織農技專家應用“農技耘”等平臺,進行農情監測、在線問答。
在科技的助力下,淮安特色農業亮點紛呈。2020年,江蘇淮安創建綠色高質高效農業示范片68個,新增通過綠色認證產品37個,成功獲批建設江蘇省首批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,“淮味千年”區域公用品牌授權品類增加到12個,年銷售額突破250億元,盱眙縣獲批創建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,淮陰農科園成為全省首批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,江蘇淮安正從農業大市向農業強市邁進的道路上加速前進。
延伸產業鏈條 實現融合發展
“我們與156家種植大戶進行‘訂單’合作,涉及7個作物品種,訂單面積3萬多畝,每畝地能為他們增收300元左右?!闭劶皩r業的帶動,江蘇景山生態有機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戴宗耀滿臉自豪。江蘇景山生態有機農業有限公司位于淮安市盱眙縣馬壩鎮,該鎮依托6家糧食加工企業、1家食品加工企業,實施訂單農業,推廣優質品種,帶動了農業增效、農民增收。
盱眙縣馬壩鎮
特色農業要壯大,不能局限于特色農產品生產本身,還應在產業鏈的拉長延伸上下功夫,加快一二三產融合。以龍蝦產業為例,隨著養殖、加工、線上銷售全面發力,2020年,江蘇淮安稻蝦綜合種養面積、龍蝦產量均居全省第一,“盱眙龍蝦”品牌價值高達203.92億元,連續五年位列全國水產類公用品牌首位。
一二三產融合,加速農業勃興。江蘇淮安堅持全產業鏈發展導向,發揮龍頭企業引領帶動作用,引導特色農業從生產環節向前后鏈條延伸,形成產前、產中、產后無縫銜接;引導農業企業向現代農業產業園區集中,推動特色產業邁向價值鏈的中高端;針對有些企業引領作用不強的狀況,采取“飛地”“抱團”等方式,統籌實施上規模的產業項目,打破農產品生產、加工、銷售相互割裂的狀態;積極順應“互聯網+”趨勢,加快發展農業休閑旅游、農村電商等新業態。 (作者:裴作鵬)